《農民夫婦的長征日記》首發儀式,暨走進遵義醫科大學贈書活動,6月22日在遵義醫科大學人文樓道德講堂成功舉行。 遵義醫科大學原校黨委副書記田宗遠,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李均,貴州省寫作學會會長遊來林,遵義市長征學學會副會長黃先榮等領導,《農民夫婦的長征日記》作者羅建華、丁啟梅夫婦,以及南山班、19、20級學生代表,貴州省寫作學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基礎醫學院黨委劉濤副書記主持。 省寫作學會遊來林會長發表講話,他說人生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羅建華和丁啟梅夫婦重走長征路,編輯出版長征日記,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就是對長征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遵義醫科大學的學子們,無論何時都不應放棄夢想,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羅建華分享了重走長征路的感悟。他懷著感恩黨的富民政策,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踐行長征精神的心願,決心重走長征路。學會領導及會員老師們從提供路線圖,補習黨史知識,策劃啟動儀式等各方麵給予支持,並通過關注丁啟梅微信發布的圖片及日記,跟隨他們夫婦重走長征路。他感慨,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個團體才可以幫你走得更遠。如今他開辦了耕讀農業文化傳播公司,又重新走向了鄉村振興的長征路。 丁啟梅是這本書的執筆人,她在談到這本書編撰過程時,不停地感謝幫助她的學會老師,其實,每一個有幸讀到此書的人都該感謝她,是她不畏長征途中的旅途勞頓,堅持每天寫日記,堅持在繁忙的勞作之餘,用兩年的時間整理筆記,才有了這本書的出版。她用文字記載了那段難忘的經曆,以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感情打動讀者,給予周圍的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為此書主要編輯的李東琳老師,對該書做了全麵的介紹與推薦。他說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與收藏價值。書中既有夫婦倆沿路拜祭英烈,參觀博物館,重溫革命曆史,收集長征故事,感悟軍民魚水情的紀實描寫,也有對祖國大好河山,山川風物的精彩描繪,還有鄉村振興帶來的農村巨變,以及長征途中,夫婦倆互相扶持,共克艱難的感人細節。 受夫妻倆長征故事的感染,兩位醫科大學的學生分享了感悟,表達對夫婦倆的感謝,以及踐行長征精神,獻身醫學事業的宏願。 遵義市長征學學會黃先榮會長做了總結,他很欣賞兩位大學生的發言,他認為這是思想的回歸,是長征精神,革命傳統文化的回歸,對肩負強國夢的大學生而言,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長征精神,永攀科學高峰,永懷報國之心,是時代的呼喚。 接下來是簽名贈書環節,現場的大學生們爭相與兩位作者合影留念。隨後,出席活動的寫作學會的領導及代表們還受邀參觀了遵義醫科大學校史紀念館。遵義醫科大學有著深厚的紅色背景,它創建於1947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整體搬遷至曆史名城遵義。2018年更名為遵義醫科大。遵義醫科大學群英薈萃,人才輩出,在各個曆史時期都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與醫科大學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傳統密不可分。 此次活動非常成功,受到學生們的歡迎。長征精神代代傳,不忘初心使命,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已然成了新時代的大學生的共識。有長征精神的指引,有濃濃書香的沁潤,遵義醫科大學的學子們正昂首闊步,努力實現醫學報國夢。(文/舒曉金,圖/吳朝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