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 登錄

黔中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茂繞茂穰服飾歌舞展演在花溪高坡舉行

2019-11-4 20:17| 米奇影视網xjfyzt.com |編輯: cnone

摘要: 11月2日,黔中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茂繞茂穰服飾歌舞展演公益活動在花溪區高坡鄉甲定村龍打岩苗寨舉行。
  本網訊 (梁繼丹  貴州民族報記者 羅元濤 ) 11月2日,黔中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茂繞茂穰服飾歌舞展演公益活動在花溪區高坡鄉甲定村龍打岩苗寨舉行。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苗學會老會長楊光林,省文史館原黨組書記、省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王德玉,省苗學會常務副會長張榮斌以及花溪區、龍裏縣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

  展演活動吸引近500人參加,節目以黔中苗族原生態歌舞服飾為主,表演隊由苗族村民代表隊、教職工代表隊、學生代表隊組成。當地教職工和群眾自編自演,向現場觀眾展示最古樸、最原生態的歌舞服飾盛宴。

  此次活動由祭祖牛角敬貢、祭祀歌舞表演拉開了序幕。茂饒茂穰傳統服飾盛裝秀、茂饒茂穰經典歌謠唱誦、傳統“果、維、惹”《秋天的情緣》吟唱對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榜郎歌》大合唱、古歌《東滴龍定耿》等鄉土味十足的節目展示了黔中苗族茂繞茂穰族群厚重多彩的民族藝術形態。苗族歌手阿娜丹、楊一方還到場演唱《雲上山水》《最美的地方》歌曲,給活動帶來更為激揚的氛圍。

  主辦方認為,我省中部苗嶺山脈中段以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為中心,及以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岱林片區為中心的泛雲霧山區域,涵蓋花溪、南明和龍裏、惠水、貴定五區縣十多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數百村寨,世代聚居著苗族的一個重要族群——茂繞茂穰。茂繞茂穰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外界通常忽略其本質上的共性特征,僅以內部服飾和所處環境的細微差別,簡單地將茂繞茂穰一分為二,並片麵地把茂繞稱之為“紅簪”苗、“背牌”苗、“大印”苗或“高坡”苗等等,茂穰則被稱之為“海葩”苗,都是不嚴謹、不規範、不科學的。作為本族群一以貫之的自我稱謂,茂繞茂穰的完整、準確含義,一是指根植於高山流水之間林地田園,特別敬畏天地和祖宗,尤其崇拜大自然的苗族共同體及其世居區域;二是指千百年來該族群在該區域所創造、累積和沉澱的特有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的最大特點,是每一個元素都富含生態文明的底蘊,堪稱民族民間文化寶藏中的稀世珍品。


  據介紹,但由於曆史、自然和多方麵的原因,作為黔中典型的苗族聚居區,茂繞茂穰經濟社會發展較長時期以來處於相對滯後狀態,文化利用水平不高,這與其作為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富集地所擁有的巨大潛力和優勢極不相稱。隨著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近年來茂繞茂穰獨特而絢麗的文化現象日益受到社會各界和海內外的特別關注,隻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因勢利導地增強和提高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真正擔負起保護挖掘、傳承弘揚茂繞茂穰優秀傳統文化的曆史使命,並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帶動包括全域旅遊在內支柱性產業的培育,則茂繞茂穰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必將步入良性、快速和可持續的軌道,並可望一躍而成為各隸屬區縣相關產業的戰略拓展區和縱深地。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貴州省苗學會主辦,貴州廣播電視台影視文藝頻道承辦,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雷山西江苗韻風采服飾博物館、貴州昌翔苗醫藥有限公司協辦,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進行學術指導。此次無限極助推鄉村振興——黔中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茂繞茂穰服飾歌舞展演公益活動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主要讚助。活動現場,主辦方還向甲定小學的貧困捐贈600多本英漢字典及50套棉被和洗漱用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上一篇:桐梓城管賦下一篇:放下心釋懷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返回頂部